伊智OA(顾问SaaS)是公司内部销售顾问、运营顾问、和管理人员使用的工具,主要用于在与客户谈合作时能快速拟定合同和完成签约,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业务端录入客户、签发合同的效率;其次是做客户资源管理(包括构建公海客户和线索跟踪等客资管理功能)、实时的量化数据管理。对内部来说是一个提升合同签约效率和客户信息管理维护的工具。
设计+研发,16个工作日
1.) 缺少流程
e.g. 签约流程、续约流程、合同改价审批流程都缺少,这些都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流程。
2.) 功能描述仅基于业务考虑,缺少对基础交互、技术限制的考虑
e.g. 创建客户表单分为基本信息和合同信息,合同信息为非必填项,但只要有一项填写了,合同信息剩余的项都必须要填写。
3.) 信息框架、功能交互不合理
e.g. 客户名片(客户详情)页面的功能按钮排放杂乱无逻辑,仅是为了表明有这么一个功能。
e.g. 基础交互组件如时间选择、下拉选择等都基于PC,不适合移动端。
4.) 功能细节描述不完整
e.g. 不同类型的合同签约、续约、升单等操作缺少前置条件和结果事件。
e.g. 单店、连锁签约续约的约束条件不明确。
顾问、产品和后端在一处办公地点,设计和前端又在另一处办公地点,在前期有沟通困难,而且时效性长。
重新沟通和确认需求
现有的需求文档缺少关键流程和细节交互操作说明,如果直接设计,会预判到进入开发阶段会有很多问题。整理需求疑问点和,再拉着产品和开发逐点沟通,确定相关方案和让开发考虑实现可行性问题。
明确业务模型
电子合同的完整功能交互,包括签约、续签、升单,都依赖于 门店 - 合同类型 - 合同版本
这三者的模型关系。在没确定之前,基础的事件交互容易做得天马行空。为了让产品和开发明确了解清楚,以及保证整体交互和设计方案的完整性、可行性,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业务建模。
合同签约有针对单店和连锁(包含主店和分店),这两者的在签约处理上会有差别。下面这个界面是门店签约的入口页面,可以选择签约哪种类型的合同,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,才能知道在具体签约合同时的交互要怎么做。
要回答这些问题 ,其实是先整理清楚门店--合同类型--合同版本
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,下图所示
除了上面这个门店-合同类型-合同版本的关系问题,也存在其它方面不确定的问题,比如不同合同类型的计价方式,特别是连锁的主店或分店在签约时的价格计算方式;还有合同在续约、升单后的记录要怎么处理等。
梳理流程
创建合同(首签、续签、升单)、合同管理、合同审批,这三者的流程在产品提供的文档都缺少清晰的描述,在沟通后,将这部分流程的需求重新转译为可实现的合理的方案,以及整理整条流程之间涉及到的干系人、操作和状态流转关系。
下图是合同从创建到审批流程相关的部分页面
优化交互和页面框架
由于产品所设计的原型没有考虑到基本的移动端交互、表单校验、信息框架如何合理布局等问题,在设计阶段充分了解和把握真实需求动机后,把这些问题逐一想办法解决,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设计的可行性。
下面两图是部分做过调整的页面:
设计流程上跨职能敏捷协作:
1、设计沟通,目的是充分了解需求和发现问题。沟通需求、疑点问题、方案探讨 (结合需求、设计、技术),通过提问题引导产品反向得出真正的需求点,渐进式地协助产品发现问题,再共商提出更好的方案。
2、设计梳理,目的是重新梳理功能点和流程逻辑,保证功能的完整闭环,以及采用什么样的交互和设计语言。
3、设计输出,产出设计稿和完成交付。
思考:
设计、产品、研发合作,多次沟通在方案上达到共识,比起设计被动地接受需求更有助于发挥设计价值和推进方案落地。